學校網站建設論文(校園網站設計論文)
今天給各位分享學校網站建設論文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校園網站設計論文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校園網絡規劃與建設論文
論校園網絡規劃設計的若干問題
摘 要:本文簡要地討論了校園網絡規劃設計中涉及到的網絡技術、規劃設計方法、網絡性能及應用分析等問題,為校園網絡的規劃、設計和升級改造等方面在技術及應用上提供參考,以使在建或規劃中的校園網絡具備較高的整體性能。
關鍵詞:校園網絡 規劃設計 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各種數據形式的信息需求和交流的不斷增長,使得當今的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從傳統的數據處理設備(如計算機)和管理工具中駁離出來,擔當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與獲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并成為人們在當今社會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經過了幾年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網絡已經在很多方面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Web瀏覽、E-mail、QQ(上網聊天)、VOD(視頻點悉播)、文件傳輸、遠程診斷、電子商務、網絡大學及虛擬學校等無一不與計算機網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基于網絡的各種應用,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展,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校園網絡(CAN ,Campus Area Network)與其它園區局域網絡一樣,由于它屬于單位自有,學校擁有自我建設、自我管理和自我使用的權利,因此,受經費、技術水平及其它方面的影響,校園網絡在規劃設計、資源建設和應用上很不平衡,差別很大,特別是在IT界目前還未實施網絡工程監理的條件下,在建的或已建的校園網絡的“豆腐渣”工程為數不少,造成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
校園網絡的規劃設計有多種解決方案,依學校的類型規模和性質的不同,以使網絡的設計方案有所不同,體現在技術、應用上更是不同。在傳統的語音服務(諸如電話、蜂窩移動電話)無法滿足人們的各種信息需求的今天,對圖形、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需求的不斷增長,已成為人們依賴計算機網絡進行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重要資源。學校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對一個高速的、資源豐富的和應用多方面的校園網絡的需求是迫切的、必需的。也是網絡規劃設計者永遠追求的目標。教育部最近實施的“西部大學網絡工程”及“關于中小學校園網絡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對校園網絡的規劃、設計及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么一個高速、高效而又安全、資源豐富、應用廣泛的校園網絡在規劃設計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建立近、中和長期發展規劃
依據本校建網資金的安排,在聽取校內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教學科研的內容及其發展的需要,制定一個在未來十年中的近期、中期及長期的建設規劃,以保持網絡建設的延續性,并保護先前的投資(含各種硬件、軟件及信息資源),能融入不斷涌現的新技術和新應用。
2.IP地址資源的利用
IP(Internet protocol互聯網協議)地址是在Internet上的站點及相關設備的地址,它是由Internet指定數字委員會(IAAA)確定的,確保了它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在IPv4技術應用于互聯網的今天,IP地址資源到2010年將近枯竭,在Ipv6技術應用之前,我們要合理使用IP地址資源。當申請到一個建網的IP地址之后,必須合理地劃分子網,每個子網中的IP地址要合理使用,既要滿足當今的需要,也要預留將來網絡擴展時所需,以便有足夠的各類服務器連入Internet。
3.建立相關機構,有計劃地培養網絡管理員及培訓部門用戶學會使用信息制作,發布的工具。
建網單位應該設有一個“網絡信息化領導小組”,對網絡的規劃實施起指導和決策作用。按照建網單位的網絡規模,按不同時期的需要,配置專業的網絡管理員。針對網絡技術應用的日新月異,加上校園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繁重任務,要加強對師生的應用培訓,適應網絡新技術的應用及安全控制,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行和安全。
4.注重需求分析
網絡的規劃設計是一個系統建立和優化的過程,建設網絡的根本目的是在Internet上進行資源共享與通信。要充分發揮投資網絡的效益,需求分析成了網絡規劃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它提供了網絡設計應到達的目標,并有助于設計者更好地理解網絡應該具有的性能;結合學校的辦學規模、管理需求和師生對教學科研的需要,確立一個性能較高的網絡計算平臺,如圖1。
同時,經過系統的需求分析,網絡的設計者還能更好地作出決策,評價現有的網絡,提供移植的功能及給所有校內師生更為合適的資源。
5.組網技術的選擇
目前,可用于校園LAN(局域網)的技術有Ethernet(以太網)、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網)、 Gigabit Ethernet(千兆位以太網)、Token-Ring(令牌環網)、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和ATM(異步傳輸模式)。從網絡應用、維護、安全和擴展方面而言,Fast Ethernet和ATM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廣泛的采用。同時,Gigabit Ethernet技術已成為大型Fast Ethernet的升級目標。雖然Fast Ethernet和Gigabit Ethernet因采用CSMA/CD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而廣泛地存在著“廣播風暴”的問題,但可以更好的傳輸介質和交換設備予于克服,其實出的優點是兼容先前的設備投資,師生的網絡應用及培訓更易進行,網絡的可管理性和擴展性也很好。ATM是一種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在WAN(廣域網)上體現的強大功能和在LAN上的成功應用,均以事實說明了它的技術的先進性。在ATM中,不同速率的各種數據,如語音、圖像、視頻都被分成標準的53字節的信元,以光纖作為傳輸通道,避免了以太網中的“廣播風暴”,提升了網絡的整體性能。但是ATM不兼容以往的以太網投資,其管理和操作有異于傳統的以太網平臺,故不適用于以太網的升級改造。
6.校園網絡的設計模式
一個良好的設計方案除體現出網絡的優越性能之外,還體現在應用的實用性、網絡的安全性、易于管理性和未來的可擴展性。因此,設計時要考慮以下問題:
① 要適應未來網絡的擴展和拓撲結構的變化。
② 要能為特定的師生用戶或用戶組提供訪問路徑。
③ 要保證網絡能不間斷地運行。
④ 當網絡擴大和應用增加時,變化的網絡結構要能應付相應的帶寬要求。
⑤ 使用頻率較高的應用能夠支持網上大多數的師生用戶。
⑥ 能合理地分配用戶對網內、網外的信息流量。
⑦ 能支持較多的網絡協議,擴大網絡的應用范圍。
⑧ 支持IP的單點傳送和多點廣播數據流。
要達到以上這些設計要求,分層的設計功能及星型、樹型和交叉型的拓撲結構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如圖2。
7.網絡硬件的選擇
除網絡上的工作站使用普通的PC機外,主機的選擇應使用專業的高性能服務器。連接介質的選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各交換機(switch)之間(樓與樓之間,樓層之間)及網絡出口干線選擇光纖,第二部分為從訪問層的交換機到用戶的PC桌面選擇超五類雙絞線。如今,交換機的價格已是很低了,應盡可能選擇交換機而不用集線器。網絡連接的關鍵設備是路由器(Router),無論是Internet接入,異地網絡連接還是大型網絡廣播域的劃分,都離不開路由器,因此,路由器的性能較為重要,選擇Cisco公司和3Com公司的產品,就能體現出極高的性能。數據存儲設備,除可選擇大容量硬盤外,還可選磁帶機、磁盤陣列、光盤陣列,這些外存設備,均可用于儲存海量網絡數據,如圖書資料,多媒體素材及課件學生學籍和成績管理等。
8.ISP的選擇
選擇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服務提供商)對不同類型的校園網絡至關重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形成了以CSTNET(中科院的科學技術網)、CERNET(國家教育部的教育與科研網)、ChinaNet(中國電信網)和ChinaGBN(中國金橋網)為主的四大網絡體系,伴隨著IT與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廣泛需求,近年來ChinaUNICOM(中國聯通)、CRC(鐵通)、CNC(中國網通)、JiTong(吉通)的接入服務也快速地增長。由于中國的互聯網服務商以各自網絡體系的發展為主,不同種類的大網之間缺乏協調機制,故它們之間的網絡帶寬問題沒能較好地解決。對用戶而言,在線某類網絡時再鏈接另一類網絡,“瓶頸”問題就突現出來,如圖3。相信ChinaNet的用戶在調用CERNet的網上資源或CERNet用戶在調用ChinaNet的網上資源時,就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作為校園網絡,無論師生有哪些需求,都離不開以教學、科研為主的信息資源,90%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CERNet上,故校園網絡在選擇ISP時,就要重點考慮CERNet。
9.帶寬的申請和使用分配
校園網絡需要多少帶寬呢?別忘了,ISP是以帶寬資源作為經營的主要內容之一。作為網絡的“流量”,在網上你隨時都可能被“斷流”或“欠流,“暢流”的時段不會是很多,這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基礎設施存在的客觀原因而造成的。然而,不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合理地申請接入帶寬和在網上作好帶寬分配會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和效率。網絡界曾經有一個爭議很多的80/20規則,就是在一個局域網內有80%的通信量在網段內傳播,剩下20%沿干線傳播,今天,人們對互聯網絡的需求已大大超過80/20規則,而應成為20/80規則了。如何申請足夠帶寬而又不至于浪費呢?太大的帶寬會意味著要向ISP支付更多的費用。計算的依據就是要考慮校園網的規模,在出口鏈接Intermet的高峰期約有多少臺電腦(一般擁有總量的60~70%),以每臺機的帶寬為100kb/s(比PPP撥號方式的56kb/s moden快些)計算,總需求在多少MB,再考慮20/80規則,以確定整個校園網的接入帶寬,出于數據安全的考慮,一些裝有重要而又保密的數據的主機,如財務數據、人事檔案數據,只許在網段內使用,不宜鏈接Internet。
10.網絡操作系統的選擇
網絡操作系統(Net Operation System)的選擇關系到網絡的應用、安全和管理。目前常用的網絡操作系統有:Unix、Linux、Netware、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d Server /Datacenter Server,下面作一簡單介紹:
UNIX UNIX操作統是一個多用戶、多進程的分時操作系統,在互聯網發展的初期,它就被融入了許多網絡技術和通信協議,它的可移植性及安全性能極好,被廣泛地用于微型機、小型機、超小型機和大型計算機上。今天,它仍然作為Internet上各類服務器主選的網絡操作系統,并深得金融、電信、保險行業的青睞。
Linux 它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類UNIX操作系統,其功能體系現與UNIX有許多共同點,最新發行的版本包含了文件管理、用戶賬號管理、網絡管理等許多工具,對互聯網絡的應用有很好的支持。
Netware Netware是Novell公司開發的網絡操作系統,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已發展了十幾版本,新版本體現了高度的開放性和安全性,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一類局域網操作系統。
Windows NT 它是一個搶先式多任務的網絡操作系統,并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開放性,它具有讓企業有多種應用管理的強大功能,如數據庫服務、電子郵件,能聯合多種網絡進行通信。它能支持較多的應用軟件,工具,文件共享和網絡打印服務,也是一個功能卓越的網絡操作系統。
Windows 2000 Windows 2000是Microsoft公司耗費巨資開發的一個產品,其服務器版有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和Window 2000 Datacenter Server等三個版本。它們是由Windows 98和Windows NT4.0的優良功能融合而成,它們擁有全面的Internet應用軟件服務、增強的可靠性和可擴展性及強大的端對端管理等性能。
綜合以上這些網絡操作系統的特點與對網絡應用的支持,你就可選擇一個或幾個適合于校園網內各子網服務器的操作系統,以適合各類應用、安全控制和管理。
總之,校園網絡的規劃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同的規劃設計方案,可使網絡存在較大的性能差異,它不僅體現在網絡本身具備的技術特性和應用特點上,也體現了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從根本上而言更是體現了信息化社會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網絡設計基礎,21世紀計算機網絡工程叢書編寫委員會編,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Cisco互聯網絡設計,[美]Matthew H.Birkner編著,瀟湘工作室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Internet核心技術精解,[美]John R .Levine 著,管偉等譯2001年第一版。
[4]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中小學校園網絡建設指導意見,教育基〔2001〕16號。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學校網站設計論文
時間倉促,整個框架,自己再做吧。
因特網正在改變世界,由于因特網具有傳播信息容量極大、形態多樣、迅速方便、全球覆蓋、自由和交互的特點,已經發展成為新的傳播媒體,現在很多的大學和社會其他部門都已經建立了網站,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宣傳、交流及資源的整合。建立學校網站有以下作用:
1.學校網站是學校的"商標"。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里,建立自己學校網站是最直接的宣傳手段。網站的超時空特性,不僅能讓地區內的人們了解學校,更可讓世界了解學校。
2.學校網站是實現教育資源分配的橋梁網絡有巨大的教育資源庫,它使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能均等的得到培訓和受教育的機會。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
3.學校網站能提供教學互動的全新方式學校網站使得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了全新的方式,它不再受到傳統課堂的制約。它可以使不同的學校同處一室,共同討論,共同共享。地理上的界限在這里模糊和消失了,學校網站是真正沒有圍墻的學校。
4.學校網站能夠提供個性化學習的平臺,不同的學生理解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認知世界有諸多方式。網絡提供的豐富資源可以使學生尋覓不同的教育方式,各取所需。學校網站允許不同的學生沿著自己的途徑,按自己的速度接受教育與學習,學生將有機會享受最佳的教育機會,充分發掘自己的內在潛力,培植獨特的個性和人格。
5.學校網站是最佳的教學研究室,學校網站與教育類專門網站的有效鏈接,給學校教學研究帶來了一片新天地,各種優秀教案、專家論壇、網絡觀摩課、各科素材、多媒體課件制作等內容為教師教研提供了極佳的平臺。有效地降低教研成本、提高效率。
目錄:
一、前 言
二、基本知識
ASP技術介紹
SQL語句介紹
VBScript介紹
三、網站設計準備
(一)、基本介紹
(二)、運行系統和系統結構
(三)、設計準備
1、定制一套完整的約定和規則
2、對網站建設分階段
四、網站詳細設計
網站總體設計
設計學校網站的主題
設計網站形象
(1)、設計網站標志(logo)
(2)、設計網站的標準色彩
(3)、設計網站的標準字體
確定網站的目錄結構
確定網站的鏈接結構
站點整體風格創意設計
網站的界面設計
網站版式設計
(一)、文字的格式化
字號、字體、行距
文字的整體編排
網頁布局
網頁制作
首頁制作
首頁內容模塊
制作過程
(二)子頁面制作
交互設計
反饋系統設計
新聞與公告系統設計
BBS使用
同學錄使用
4、網站測試
速度及瀏覽器兼容性測試。
鏈接正確性的測試
程序健壯性測試
五、結論
六、致謝
七、附錄
八、參考文獻
有關網頁設計與制作畢業論文范文
為了增加網頁的吸引力和可理解性,以及互動性,網頁設計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網頁設計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網頁設計畢業論文篇一:《Flash軟件畫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
網頁設計畢業論文摘要
摘要:Flash技術運用范圍非常廣泛,不論是網站、 廣告 、動畫、游戲,甚至程序設計與多媒體化展示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運用。本文首先對Flash動畫今后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并具體化敘述了Flash的實際定義與特點,并對Flash動畫當前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方式進行分析,針對性闡述了Flash動畫在整站式網頁設計過程中交互式導航系統、Web圖像動畫展示以及鼠標動畫的應用。在此針對性研究Flash動畫在網頁設計中的相關研究,望研究結果能夠對今后的學者一定幫助。
網頁設計畢業論文內容
關鍵詞:Flash動畫 網頁設計 應用研究
隨著社會邁入信息化時代,網絡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普及程度呈現出優質化的發展形勢,從而促進網頁動畫漸漸發展起來,此外網頁動畫設計在網頁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促使人們在關注動畫整體發展趨勢的過程中將注意力放在網頁動畫方面。在構建及設計網頁時,運用Flash幫助網頁實現多媒體化的網頁成果展示,同時也漸漸成為網頁設計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Flash的運用及特點
MacromediaFlash作為一種交互式編輯矢量圖及多媒體創作軟件,因特網網頁設計矢量動畫文件格式時常得以較多的運用,此外,針對性分析Flash,可以了解到目前其主要具備以下六大特點:第一,將矢量圖形作為主要運行前提,致使其自身文件導出容量不大,在進行圖片縮放時對其自身的清晰度影響不大,在網絡傳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便捷性;第二,Flash具備非常優質化且強大的AS代碼,在設計動畫時運用Flash技術,促使動畫的交互性優良,便于讀者在閱讀過程的理解并實施相關互動;第三,針對實際運用過程分析,Flash動畫在運作時主要采用插件,若用戶想要實現視頻觀看,僅僅需要安裝一次視頻插件就可以直接觀看,避免繁瑣性多次安裝的現象發生。此外,由于Flash構建的動畫自身極小,所以其具備較快的調用速率;第四,在設計Flash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增加頁面控制按鈕幫助頁面實現鏈接的跳動,還可以運用鼠標實現頁面動畫中的運動及移動。第五,Flash可以實現動畫視聽效果內容的升華,譬如漸變聲、位圖等等,用戶在制作圖片的過程中可以直接構建全Flash制作站點;第六,Flash動畫屬于一種“準”流式文件內容,無需全部下載完成就可以實現動畫觀看。
2Flash動畫在網絡設計中的應用
在網頁設計中,Flash動畫具備非常多關鍵性的作用,如流式播放動畫、FlashMV及短片動畫等,此外其所表現的形式中存在一定的交互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網頁設計時,避免繁瑣、復雜的動畫設計效果的存在,畢竟物極必反,只會降低網頁的品質;如圖1所示。2.1網頁動畫信息交互的實現為了進一步卻寶寶網頁動畫信息交互整體的流暢性,其中的一個重要關鍵就是Flash動畫導航的交互性設計。在對該部分內容進行設計時,往往會使用針對性的Flash動畫腳本——AxtionScript。實際設計過程中,通常由編程者的思想與Flash在事件中作用共同形成動力,并依據動畫中的相應內容實現AxtionScript的具體化定義。2.2網頁動畫相關要素的設計第一,交互式導航系統。在網頁設計中,導航欄對用戶主要起到一種引導性作用。所以在設計時需要將其設計為多個導航級別,并構建針對性的標識來將其區分,以色彩為例,可以采用較為鮮艷、清爽式的搭配。第二,Web圖像動畫形式展示。傳統網頁中,Web圖像主要呈現靜態,不過經由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最近幾年在網頁設計中漸漸出現了一部分動態化的Web圖像。同時在其色彩方面的運用,主要采用RGB模板,并在網頁安全色方面運用216色,其主要的色彩格式包括GIF、PNG以及JPE6。第三,鼠標動畫。為了實現優質化Flash動畫效果,在制作動畫效果時要特別注意鼠標在移動過程中其軌跡圖案及色彩搭配。首先,要確保鼠標移動過程中的色彩與網頁設計色彩是不同的,有助于用戶一眼就可以將鼠標找到。最后就是,鼠標在色彩區別網頁之后還要注意其透明性,避免遮蔽信息的現象出現。
3結語
綜合全文內容,在網站設計過程中,Flash作為一個極具重要性的視覺性元素,其可以在幫助網站實現多媒體化效果展示的同時,還能夠結合數據通信這一 措施 全面性豐富網站自身具備的素材及資源,最終達到一種動態化的效果。截至今日,由于計算機技術發展速度不斷提升,結合Flash自身所具備的多種優質化特征,筆者相信在今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Flash動畫一定可以獲得更加廣泛的用途,更具普遍性,最終實現網頁設計的主體化運用趨勢。
網頁設計畢業論文文獻
[1]喬慧.Flash動畫在網頁制作中的應用及發展[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3(21):68.
[2]關曉軒.Flash動畫在網頁制作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文學(下旬),2012(11):91-93.
網頁設計畢業論文篇二:《響應式網頁設計原型研究》
網頁設計畢業論文內容
當今,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各種智能設備層出不窮。傳統網頁設計采用“固定頁面及元素寬度,任何終端統一頁面效果”的策略,無疑將造成網頁在一些新興移動終端上顯示的文字極小、鏈接分布極密,用戶需要在屏幕上不停操作來自主尋求較好的體驗。面對這一弊端,網頁設計師聚焦于“響應式網頁設計”這一關鍵詞,試圖使用一套代碼為各類終端設備提供不同的設計和體驗。從先前“為固定設備設計網頁”跨越到“響應式網頁設計”是一個較難的過程。一些新手可能已經積攢了諸如媒體查詢、流式布局、彈性圖片等零散的設計開發技巧,掌握了HTML5和CSS3的使用 方法 ,但他們依然無法駕馭響應式網頁設計。造成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就在于缺乏一個能夠指導他們立即開展響應式網頁設計實踐的可操作流程,即原型。
1兩個關鍵概念:響應式網頁設計與原型
響應式網頁設計(RWD,Responsive網頁Design)是一種網頁前端開發技術,它可以描述為,“兼顧多種不同設備屏幕尺寸、分辨率、系統平臺和行為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布局的顯示機制”。原型(Prototype),也叫“原樣”,是“模擬科學”中的一個術語。在心理科學中,由于很難對動作或心智活動認識清楚,所以一般沿用J?R?安德森的觀點,把原型(Prototype)視為關于范疇的最典型的樣例設想,即把“原型”視為外化的實踐模式,或“物質化”了的心智活動方式或操作活動程序。綜合上述,響應式網頁設計原型可描述為:符合“響應式網頁設計項目分析、各類終端具有適合自身用戶體驗的不同頁面效果、一套代碼完成所有不同終端的網頁制作、各類終端與主流瀏覽器良好兼容”等一系列規則的,外化的響應式網頁設計活動實踐模式。
2建構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原型
建構原型一般采用心理模擬法,它包含三個步驟:
(1)響應式網頁設計活動的功能分析;
(2)響應式網頁設計活動的結構分析;
(3)功能分析與結構分析的有機結合。其中,功能分析的重點是作用的對象,條件與結果;結構分析的重點在于組成要素及要素之間的關系。響應式網頁設計的目標是能夠高效的編寫一套代碼為各類終端設備提供良好的設計效果和使用體驗,這需要具備HTML5、CSS3、Javascript和jquery的基本技能。響應式網頁設計之父——伊桑.馬科特認為,響應式網頁設計應該首先針對小屏幕進行設計,然后逐步增強針對大屏幕設計。這種思路顛覆了傳統固定寬度的網頁設計方法,對于那些已經積攢了零散的響應式網頁設計開發技巧、HTML5及CSS3等技術,能夠較熟練的完成固定寬度桌面端網頁的新手而言,恐怕很難理解從小屏幕開始設計然后漸進增強的思路??紤]到新手已經習慣設計制作固定寬度的桌面版網頁,響應式網頁設計如果從固定寬度的大屏幕網頁制作開始,然后改造這套代碼將僅適用于桌面的網頁依次兼容平板端和手機端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響應式網頁設計活動包含了“項目分析”、“網頁平面設計”、“桌面版網頁制作”、“平面版的改造”、“手機版的改造”及“兼容問題的調試”這6個典型的子活動。這些典型要素的關系可以描述為,“要想高效的完成某響應式網頁設計項目,首先需要項目分析,其階段性結果是響應式網頁的總體方案,即在用戶群體需求分析及主題解讀的基礎上,進行色彩分析及定位,確定UI版面布局,分析設計網頁功能模塊,確定網頁風格等,最終形成包含“前言”、“需求分析”、“系統分析”、“風格設計”、“各類終端UI版面初步布局”、“色彩定位”、“網頁建設日程規劃”等部分的網頁總體方案文檔;然后,根據前期方案中“色彩”、“風格”及“各類終端UI版面布局”等的分析,依據頁面設計原則,利用photoshop繪制適用于各類終端顯示的平面效果圖;隨后,利用“HTML5+Css3”技術采用div+css布局完成固定寬度桌面版網頁的制作并生成網頁文件和樣式表文件;接著,在這套代碼的基礎上,利用媒體查詢技術、流式布局、彈性圖片技術,結合平板終端的頁面效果圖將代碼改造成兼容桌面及平板的網頁;之后,在上述修改的基礎上,繼續利用媒體查詢技術和彈性圖片技術,結合手機終端的頁面效果圖將代碼改造成兼容桌面、平板、手機的網頁;最后,利用火狐和IETester軟件查看初步完成的響應式網頁,解決跨瀏覽器的兼容問題,形成完整網站。該過程中任何環節如果出現不妥當都應該返回上個步驟進行重新修改。結合上述對網頁設計活動的功能與結構分析,不難發現,響應式Web設計活動原型中的6個典型子活動復雜程度不同。其中“桌面版網頁制作”、“平面版的改造”、“手機版的改造”及“兼容問題的調試”這4個典型子活動是比較復雜的,包含了很多熟手的關鍵技術,需要進一步闡述。
3熟手的關鍵技術
從上述適用于新手的響應式網頁設計活動基本原型發現,制作一個能夠兼容主流瀏覽器的固定寬度桌面版網頁是響應式網頁制作的開端。那么,首先在“桌面版網頁制作”這個環節中提取一些熟手關鍵技術,作為給予新手的技巧提示。
3.1兼容主流瀏覽器的桌面版網頁制作技術
為了防止不同瀏覽器給予相同HTML5標簽的初始樣式存在差異,熟手利用HTML5+CSS3制作桌面版網頁制作時,一般會在樣式文件(擴展名.css)中給出如下初始化代碼:*{margin:0px;padding:0px;}body{margin:0px;padding:0px;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6px;color:#cccccc;}ul,li,a{margin:0px;padding:0px;list-style:none;}div{overflow:hidden;float:left;}#wrapper{width:1007px;height:auto;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overflow:hidden;clear:both;}這部分代碼塊可以實現頁面在IE內核和Firefox內核的所有版本瀏覽器中居中對齊,外層布局盒子與瀏覽器頭部無縫緊貼;div及css3完成固定寬度布局時,默認所有內部布局div向左浮動,溢出屬性為隱藏;所有構成頁面的HTML5元素的默認邊距和填充屬性為0px;HTML5的列表標簽默認項目符號為空,邊距和填充為0px。此外,確定頁面尺寸,目前大多數 顯示器 為1024像素*768像素,那么以此為默認顯示器時,頁面的寬度尺寸一般設置為“1007像素”。初始化CSS代碼后,接下來就是利用div+CSS完成布局,這里提示新手:完成布局后,務必在IETESTER和Firefox中檢查網頁布局是否能夠兼容主流瀏覽器。然后,根據桌面版網頁平面設計效果圖完成頁面的制作。此外,熟手的 經驗 是制作過程中頻繁檢測桌面版網頁是否能夠完美兼容各種瀏覽器。
3.2利用流式布局、彈性圖片、媒體查詢技術修改桌面版網頁
(1)相對視口尺寸,將最外層的布局div(例如:#wrapper{width:1007px;...})的寬度設置為96%(這個值取決于當前頁面的視覺效果,也可以給其他數值);然后,將最外層的布局div內部的頁頭布局div、導航布局div、內容布局div、側邊欄布局div、頁腳布局div對應的CSS樣式中的width屬性值利用公式——目標元素寬度÷上下文元素寬度=百分比寬度把網頁的固定布局修改成百分比布局,也就是將固定像素寬度轉換成對應的百分比寬度。
(2)將頁面中所有HTML5標簽元素對應的CSS樣式表中的margin-right、margin-left、padding-right、padding-left的屬性值也用公式——目標元素寬度÷上下文元素寬度=百分比寬度來修改。
(3)將CSS樣式表中的font-size屬性值的單位用em來代替px。這里依然使用公式——目標元素寬度÷上下文元素寬度=百分比寬度。這里需要提示新手的是:在body標簽的初始化代碼中,如果有font-size:16px;語句,那么在給其他元素的font-size屬性上修改值時,公式中的“上下文元素寬度”就等于16px,例如,#logo{font-size:48px;}現在要修改為#logo{font-size:3em;}。
(4)為了實現彈性圖片,讓圖片隨視口縮放,圖形圖像、動畫和視頻的彈性設置使用“img,object,video,embed{width:100%;max-width:100%;}”。其中,max-width屬性是用于確??s放時不會超出圖片最大尺寸。同時,熟手還會使用AdaptiveImages解決方案來實現自適應圖片。
(5)媒體查詢可以通過判斷不同設備終端,提供不同的樣式使其實現在不同終端都能獲得最佳的用戶體驗。例如,某個響應式頁面用電腦瀏覽頁面時,頁面信息會以平鋪的形式分布在頁面合適的位置;用手機瀏覽頁面時,導航按鈕會相繼隱藏起來,部分信息變成左右滑動的方式呈現,頁面會重新布局,圖片相應縮小。媒介查詢的語法格式是,例如:設定寬度不超過400像素的屏幕尺寸,代碼是:linkhref="css/phone.css"rel="stylesheet"type="text/css"media="onlyscreenand(max-width:400px)"。雖然,HTML5+CSS3提供了良好的媒體查詢功能,但當前仍有一些瀏覽器不支持,你可能需要添加如下基本樣式:!--[ifltIE9!IEMobile]linkhref="iestyles.css"rel="stylesheet"type="text/css"![endif]--3.3不同種類、不同版本瀏覽器的兼容問題解決跨越瀏覽器的問題一直是響應式網頁設計的難題。熟手面對這一問題時,一般采用“漸進增強與降級”、“利用javascript修復老版本IE”、“使用Modernizr輔助修正樣式,按需加載資源”、“給IE6,7,8追加媒體查詢功能”等方法。
4結束語
對響應式網頁設計而言,當前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方法還不是終點,網站前端設計師需要繼續努力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對新手學習者而言,響應式網頁設計開發技能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學習者在多個項目中,利用原型進行多次定向、操作及內化才能真正掌握。
網頁設計畢業論文篇三:《網頁設計中的版式設計》
摘 要:版式設計可以說是界面設計的基礎部分,網頁界面中的版式設計只是其發展應用中的一個方向。如何設計完美有魅力的網頁界面,版式設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優秀的版式設計可以給瀏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頁面的訪問量。因此,本文將向諸位讀者介紹在CDIO工程 教育 模式下,網頁設計課程中采用項目為指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網頁設計;版式設計 CDIO教育模式;項目教學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教育領域同樣面臨革新。引進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重心,此時,歐美成熟的工程教育理念慢慢地進入我們的視野之中,CDIO的教學模式(Conceive構思、Design設計、Implement實施、Operate運行),符合工程人才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這一模式更適應當下的教育環境需求。
網頁設計這門課程屬于交叉學科范疇,兼顧藝術設計、計算機技術及交互設計等多門學科。另外,這門課程作為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體,要求學生具備較強實踐動手能力與綜合運用能力,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依據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開展教學。
本文重點談到的是網頁設計中的版式設計過程,網頁中的版式設計起到信息統一、分割區域和交互導引的作用,是在有限的空間界面內將文字、圖形、背景色彩或圖案及交互功能集成在方圓之間,根據設計的形式法則,利用藝術美學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效果展示。下面以教學過程中的“xx藝術系網站”項目為例,以網頁設計中的版式設計為內容,展示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設計階段。
1 構思階段
(1)確立目標。
網頁設計不是盲目的行為,不是簡單使用軟件的行為,它是構思由確立到實現的過程,是一種展示到體會的過程。因此,在設計之初,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當前的課題,明確網站要做什么,網站的外觀布局是什么樣子,網站需要營造何種氛圍。我們常見的網站根據用途分類為企業網站、電子商務網站、電子政務網站、文體娛樂網站、教育科學網站等,每種類型的網站都有自己需要傳播的信息,根據所需文字與圖片選擇適合的排版方式,進而營造恰當的氛圍。在“xx藝術系網站”項目中,學生會根據實際項目類型,理解項目設計目標為,該學院所屬系部信息服務類網站,界面版式方面要求簡潔大方,色彩明快,塑造清新、愉悅的氛圍,學生可以根據以上內容展開進一步的設計工作。
(2)信息整理。
項目開展前期根據對項目的簡單分析,要求學生對客戶或相關人士展開訪談,對行業同類網站的資訊開展收集與調研。這一階段學生會接觸網頁設計的需求方,在本項目中可以設定為系內行政人員、教師及系內學生,根據訪談或調研可以得到網站相關設計信息,如對整體風格的需求,導航的設計需求,網站類型為靜態網站或動態網站,根據需求結果,要求學生設計多樣的版式效果,以供客戶參考。
(3)交互設計。
我們將網頁中的交互分為視覺上的交互和行為功能上的交互設計。在這里我們更側重說明交互在視覺上的應用。網頁中我們常見的交互形態有按鈕、導航條、搜索欄和表單等。這些交互形態都會出現在版式的突出及顯著位置,這樣更引發人們的視覺關注中心,因而,在進行版式設計時,需要考慮這些交互元素的設置,友好的版式也是一種界面與人的情感交互。在我們的項目中學生應該考慮交互按鈕的外觀設計,排放位置等因素;導航條的設置應在醒目位置,清晰明確發揮導引作用;搜索欄幫助瀏覽者快捷搜索,放置在易發現的位置,搜索一般出現在網頁右上角;表單設計是學生所忽略的環節,因為可以使用插件添加,導致學生認為無須設計,在此建議信息表單設計時可考慮細節設計,提高友好度與舒適度等交互設計。
2 設計階段
版式設計是網頁設計中重要的設計引導規劃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項目主題展開藝術美感的設計。一般進行頁面版式設計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版式結構設計。
網頁設計中的版式設計與傳統媒介中的版式設計略有不同,前提是他們都遵循版式設計五原則,[1]內容與形式,簡潔與簡約,設計與藝術,趣味與獨特,局部與整體。為了設計富有形式法則和藝術美感的網頁作品,版式設計方面通常會采用黃金比例和三分法排列原則。黃金比例法是初學者易于掌控的方法,將視窗可用區域分成兩個部分,也可以根據設計比例需求,將數字錄入到相關計算網站,得出合適的黃金比例分配方案。三分法構圖排版方式,是將排版界面分成三份,根據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三分法排列位置。
網頁設計中由于要考慮顯示器視窗顯示水平不同,我們的總體版式設計會采用固定格式或非固定格式兩種形式。固定格式的版面是固定的界面版式,而非固定格式的版面設計是變化的,這種變化的版式很難把握的,變化的視窗將改變既定的字體形式和圖形排列位置,這個課題也是我們今后要深入探討的方向。
(2)字體、圖像、色彩設計。
版式設計是界面設計的骨架,字體設計是界面設計的血肉,富媒體技術的全面發展,網站這一綜合載體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版式與字體的結合構成了網頁的不同風貌。在網頁中常見字體分為中英文兩類和圖形化的藝術字體,字號一般選用12pt。在中文網頁常常出現的字體為宋體或黑體,字號為12pt/14pt的文字展示,另外也會有些超大字體以圖像的形態出現,并通過視覺效果的調整,創建三維空間的視覺展示效果。圖形化的藝術字體,在諸多網站中得到應用。在設計中我們題材保有傳統的 文化 性,中國元素的運用,如書法、圖騰、建筑等富有中國色彩的藝術形態都應得到我們的思考與關注,中西文化的比較與融合也是我們要探索的方向。圖形與色彩部分在排版中應適合主題,響應設計氛圍,為整體版式服務。
(3)視頻展示設計。
網頁界面排版中還需考慮一種新興的展示手段,視頻信息展示,頁面中利用大量的視頻信息排版,減少文字、圖片信息的輸入,信息傳達方式由靜態轉換為動態,提供有趣而新穎的排版展示方式。
3 技術實施
(1)界面版式視覺設計。
網頁設計中對靜態界面的布局,我們通常會使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圖像處理軟件開展設計,首先我們會根據 思維導圖 繪制基礎模板,然后根據設計需求在模板中添加設計好的文字、圖形、視頻、聲音等設計元素。
(2)交互功能視覺設計。
在網頁設計中我們會考慮將靜態樣稿轉換為簡單的靜態網頁,這種轉換我們會使用Dreamweaver軟件進行操作,由于網頁展示設備的不同我們也會考慮采用一些相關的模型制作軟件來處理交互設計部分。
4 運行階段
將確定好的靜態草稿通過切圖生成為靜態網站,測試效果及功能,當運行時根據需要和視覺效果進行調整直到理想狀態。
5 小結
網頁設計課程將實際項目導入課堂,根據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學,打造有效、有趣、實用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操作中鍛煉宏觀思考的能力,獲得團隊合作的能力,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生對設計流程的掌握就是對知識體系的掌握和運用,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對版面的全面掌控,更好地為靜態網頁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沈卓婭,王汀.字體與版式設計實訓[M].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2011:74.
猜你喜歡:
1. 網站設計畢業論文范文
2. 網站類畢業設計論文
3. 淺談廣告設計畢業論文范文
4. 關于網絡工程畢業論文范文
5. 關于計算機畢業論文范文大全
6. 計算機畢業論文范文大全
校園網組建畢業論文
摘 要
本組網主要完成對院校內網絡的組網,步線組網及解決方案。
論文主要介紹了學院的組網,所要完成的是組網的整個過程。重點的說明了校園網的設計思想、難點技術和解決方案。
1.引言說明了校園網建設的目標。
2.校園網的設計需求,簡明介紹了學院的設計需求。及接點數和大概的組網思路。
關鍵字:組網,方案,拓撲圖,校園網
引言
在網絡信息時代的今天,面向新的需求和挑戰,為了學校的科研、教學、管理的技術水平,為研究開發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建立現代化平臺,Intranet/Internet技術的高速多媒體校園網。
整個高速多媒體校園網建設原則是"經濟高效、領先實惠"。
校園網建設的目標主要是建立以校園網絡為基礎的行政、教學及師生之間交互式管理系統,逐步建立學校信息管理網絡,實現辦公自動化。
籌劃校園網要討論三個要素,運載基礎設施、運載設施和運載信息。
需求分析
學院校園網一般為大中等規模的組網,節點數一般300到500個,網絡應用也較中型校園網復雜,對通信的要求也較高,因此已經要求百兆交換到桌面,并要求支持多媒體的應用。
所以該校園網網絡中心采用FlexHammer24交換機進行堆疊,提供高密度的10/100M自適應端口,二級節點交換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μHammer2或μHammer24交換機,對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等需要多媒體應用、要求較大帶寬的二級節點則選用μHammer24交換機,提供10/100M兆端口接入用戶桌面。普通教室選用μHammer2交換機,提供10M/100m端口接入用戶桌面。
FlexHammer和μHammer交換機還具有劃分VLAN的功能,使各部門的局域網可自成體系,隔離了廣播風暴,同時FlexHammer的第三層交換功能又使不同用戶群之間必要的限制性訪問得到實現,從而使得應用網絡的設計更加自由,更加靈活。
設計原則:
學校需求為前提原則
品質與成匹配原則
設備選型兼顧原則
技術應用全面原則
堅持標準原則
校園網建設的目標主要有兩個:
一、是與外界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如通過Cernet(中教網)與國內外各院校、各部、各省等相連,又如通過Internet與各國相連;
二、校內的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換,如校園行政管理系統、教學管理系統、各年級師生對圖書館資源的遠程檢索和資料閱讀系統等等。
可以和企業的Internet/Intranet對比,但在應用中由于教學等需要而具有特殊性,如對多媒體教學傳輸的需求。 因此,我們充分考慮校園網應用需求來確定解決方案。
系統問題與用戶需求
1.建立一個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
2.建立一套基于 Intranet的學校信息管理系統。
3.建立一套高速多媒體校園網教學系統。
4.具有完善的網絡安全機制;
5.能夠與原有的單機使用的計算機和獨立的小型局域網平滑連接,保護原有的投資。 足夠的Internet連接。
方 案 分 析:
1.在此校園網絡中主干交換機是Ltnetcomm的千兆骨干LTS6808G,和IP Switch LTP9524x 給網絡帶來了,極高的背板帶寬.其中LTP9524X支持IEEE802.1Q VLAN和IGMP協議,能夠 劃分VLAN,IP SWITCH的功能能使VLAN之間通信.并且支持VOD系統,使之運行更完美.
2.在每一座樓上放置一臺千兆分支交換機.
3.在流量要求不大的地方,采用三級交換到桌面的方式,來擴展端口數量.
4.為使系統運行穩定、連續及安全,在本系統中采用北京科爾茂公司的高性能的數字化在線式UPS---Chroma 9100系列 DSP UPS。其采用DSP、大屏幕液晶顯示、智能化電池管理等先進技術
,達成UPS的高性能化、高效率化、高可靠度化與智能化。為用戶的重要設備提供絕對純凈穩定的不間斷電源,結合雙變換技術完全隔離不良電源如斷電、尖峰、頻率漂移、電源下陷、諧波
等對設備的損害及防止數據資料的損失,結合智能化電源監控軟件,為網絡中的服務器、網絡設備及用戶端設備提供可靠安全完整的電源保護。
5.SuperMicro 8060機架式服務器是采用4U機柜式機箱、支持四路PIII Xeon處理器的具有較高性能及可靠性的互聯網機架式服務器,
它專門為服務提供商而精細設計,占地少、布線容易、而且管理和維護方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安裝、并且能夠并行堆疊服務器,以提高可用性服務。高度集成的設計增強了系統的互操作性,以太網、SCSI、圖形與服務器管理控制器均緊密集成于一個平臺?;ヂ摼W機架式服務器是服務提供商的最佳選擇,大量的7U服務器可有前端為ISP/ICP的用戶提供多種Internet服務,極大地擴充ISP/ICP的業務量。SuperMicro 8060機架式服務器可穩定運行于多種操作系統平臺,它所采用的最新技術及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確保其能勝任WEB服務器、ERP、電子商務、數據中心服務器及其它關鍵領域
校園網建網原則
建網要遵循依據需求、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成熟可靠的原則。
校園網建網要求
軟件方案概述
校園教學信息服務系統
多媒體課件制作室 多媒體電腦室
多媒體綜合電教室 多媒體電子閱覽室
虛擬因特網服務
校園內部通信服務系統
校園網絡電子公告牌 校園內部電子郵件
校園主頁
校園BBS
硬件方案概述
主要采用CISCO、3COM、ACCTON等公司的以太網網絡設備,IBM、HP、CENTURY等公司或品牌的服務器、以及ORTRONICS、AMP等公司的綜合布線產品。
主要設備有:
校園網的設計需求
一.現代教育中心(網管中心)
1.多媒體教室十個(10個機房,52臺/個,帶寬10K)
2.語音教室(10個,52臺/個)
3.投影教室(6個,1臺/個)
4.辦公計算機(10臺)
5.電子閱覽室(100臺)
6.機房(600臺,一個200臺,50臺/個(有8個機房))
二.行政樓 行政管理中心 (86個信息點)
1.計劃財務 5臺
2.院辦 2臺
3.黨辦 2臺
4.招生就業 1臺
5.總務 3臺
三.教學樓(3個教學樓(光纖))
一號教學樓(64個點)
二號教學樓(46個點)
三號教學樓(57個點)
四.實驗樓(2個實驗樓)
一號實驗樓 114個點(專業)
二號實驗樓 122個點 普通(化工,精工,辦公之用)
五.圖書館
辦公電腦 75臺
電子閱覽室2個 100臺/個
設計說明
5.1系統概述
網絡平臺在整個校園網絡系統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整個網絡的基礎。在網絡平臺上,數據傳輸、信息發布、資源共享、學校以后的BBS、辦公自動化系統、VOD系統、遠程教學系統、NTERNET接口、以及與其他兄弟學校的數據交換都將運行在這個網絡上。因此,主干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以后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速度快慢,網絡性能等參數。因此,建立一條高速的、多能的、可靠的、易擴展的主干網絡,解決目前存在的帶寬問題,和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是校園網建設中一個重要的課題。
1.建設目標
校園網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利用各種先進、成熟的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采用統一的網絡協議(TCP/IP),建設一個可實現各種綜合網絡應用的高速計算機網絡系統,校內各部門通過網絡連接起來。
網絡不僅要現在網絡上的一般功能:如E-MAIL、FTP、網絡論壇、網絡圖書館、搜索引擎、網上聊天、管理數據的傳輸、處理與查詢,還需要實現包括視頻點播(VOD)、電話會議、網絡電話(IP電話)等功能,是一個高速多媒體互聯網絡,并最終實現整個校園系統的資源共享。
通過網絡系統資源的整合,傳統的模式將改變,實現多層次、交互式,從而提高質量,擴大規模
2.建設原則
2.1 為校內各部門的行政管理、計算機輔助教學和領導決策服務。
2.2 統籌規劃,統一標準,聯合建設,滾動發展,邊建設,邊應用,邊見效益,充分利用中國政府網的優勢,逐步建立一個覆蓋全市、縣普通政府系統的高效的信息網絡系統。
2.3 充分重視網絡系統和信息的安全,建立先進的網絡管理系統和安全管理系統。建立完整的信息控制和授權管理機制。
2.4 在限定的時間和規模內,努力降低費用支出,提高系統的性能價格比。
2.5 采用成熟的先進技術,兼顧未來的發展趨勢,既量力而行,又適當超前,留有發展余地。
2.6 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計算機網、信息網同步建設。
3.實現功能
要求完全建成以后能實現除現在網絡上的一般功能:如E-mail、FTP、網絡論壇、網絡圖書館、搜索引擎、網上聊天、管理數據的傳輸、處理與查詢外,還應包括視頻點播(VOD)、電視會議、網絡電話(IP電話)等功能,是一個高速多媒體互聯網,實現整個校園系統的資源共享。
4.主要技術問題
4.1組建千兆位量級網絡主干
從不擁堵的10Mbps共享型工作組LAN過渡到今天的高性能網絡主干,隨著網絡演變到今天的任意點對點連接模型,邊界應用的需要迫使網絡廠家連續開發了幾代更高性能的LAN技術。
第2層交換機開始提供基于硬件的數據包處理能力。第3層交換能力使它們可以取代LAN路由器的其它功能以加快主干的傳輸速度。今天,網絡管理人員已把第3層交換看作是擴大主干核心性能的實際要求。
第三層交換。第3層交換機保留了第3層拓撲結構和服務的優點又沒有傳統LAN路由器那種基于軟件進行數據包處理的缺點。第3層拓撲結構在網絡分段、安全性、可管理性和抑制廣播等方面有諸多有益的優勢。此外,它鑒別各種應用層協議的能力有助于實行基于策略的網絡控制。所以,下一代交換機必須支持基于硬件的數據包處理,以利于傳輸各種主要的可路由協議:IP、IPX和AppleTalk。
基于總線的交換機的主要設計限制是TDM必須采用的工作頻率。在標準的19英寸背板上,頻率極難超過50MHZ。由于這個限制,基于總線的交換機的背板實際最高容量平均為 2Gbps。此外,這種設計還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包括接口卡帶電更換能力,公平獲得帶寬、有效支持在并行背板上進行廣播和多址聯播,這些問題進一步增加了這種設計的固有復雜性。
4.2信息安全問題
用戶信息的不安全性主要是由用戶處于以太網環境中引起的,因此要保證用戶信息的安全性,就必須實現以太網環境下的用戶隔離,目前主要采用的技術為VLAN技術,VLAN技術是由IEEE802.3q和IEEE802.1q定義的,其基本思想是:對每一層上的設備,下行端口分別處于一個VLAN中,上行端口分別與每個端口處于一個VLAN中,傳輸的以太網幀為傳統的以太網幀,不含VLAN ID,一方面可以使網絡支持的用戶數不受VLAN個數的限制,另一方面靜態分配IP地址時只需要給用戶分配一個IP地址。
5. 網絡規劃
校區內有南教學樓、北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樓各1座。200余個信息點。對于如此規模點中型網絡,一般來說出于網絡安全和性能考慮,需要將網絡劃分為多個VLAN,要求既可按不同的班級、單位劃分VLAN,也可按用戶IP子網劃分VLAN。計算機教室與各辦公科室接入入用戶之間不能互相通信,只能訪問校園網資源,以此屏蔽廣播風暴。借助三層交換機可實現跨VLAN訪問。
樓宇接入交換機應具有千兆上聯端口,能夠通過堆疊或增加模塊來提高接入端口密度,應支持SNMP等網管協議,以便通過網絡對所有設備的狀況進行監控和管理。在此推薦采用千兆通DES-3624系列交換機,采用1臺主交換機DES-3624i,最多可與3臺從交換機DES-3624組成堆疊組,提供94個10/100Base-TX端口。DES-3624i可選擇1口1000Base-T模塊DES-361T、1000Base-SX模塊DES-361G以及1000Base-LX模塊DES-361GL上聯骨干網。當然也可以在DES-3624i和DES-3624的前面板插槽上擴展1口SC或2口MT-RJ 100Base-FX光纖模塊,實現遠距離百兆上聯。
千兆通系列交換機支持端口聚合(Port Trunking)、VLAN、流量控制(Flow Control)、端口鏡像(Port Mirror)等功能,可以增加網絡連接帶寬,提高網絡性能,并使網絡更易于監控, IGMP組播協議可以在多媒體傳輸時有效降低網絡流量。支持SNMP和RMON網管協議,符合標準化網管要求,可以通過網絡的D-View全中文網管系統進行監控、管理和遠程配置。
如果學校暫不需要三次交換技術,在此我們提供兩套方案以供比較選擇,并對其網絡設計分別進行闡述。
5.2主干網絡設計
三層交換方案
1. 布線及網絡規劃
建立網絡中心(試驗樓),連接各建筑物(圖書樓與南、北教學樓);網絡中心、各建筑物之間布線根據距離采用室外鎧裝4芯單模光纖,以便采用鏈路聚合技術及備份線路。光纖布線采用星型結構,即由試驗樓網絡中心向其它建筑輻射。建筑內部布線采用6類雙絞線進行垂直和水平布線,如建筑物規模較大,也可部分采用室內多模光纖。
網絡結構包括網絡中心、樓宇設備間兩層結構,因北教學樓、南教學樓和試驗樓的信息點數量少于90個,可在樓宇設備間采用堆疊交換機直接連接到桌面,從而減少網絡層次,提高可靠性和可管理性。圖書樓因信息點較多,建議采用DHS-3226作為樓宇接入交換機。
2. 核心交換機
中心交換機采用D-Link千兆通DGS-3308FG可網管獨立型三層交換機。該交換機結合了二層三層交換機的性能,融合有IP路由選擇功能,并且使用ASIC芯片代替CPU,大幅度增強樓交換機的樓數傳輸性能。據DGS-3308FG是一款全千兆接口的三層交換機,具有6個1000Base-SX端口和2個GBIC插槽,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DGS-701 1000Base-SX或DGS-702 1000Base-LX 用于連接GBIC接口的模塊, 16Gbps交換背板可提供12Mpps的線速包轉發速率,并支持RIP、RIP II以及OSPF路由協議,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校園網中心交換機。
IEEE802.3x流量控制能夠允許多臺服務器與該交換機連接,進行快速、可靠的數據傳輸。在2000M全雙工模式下,該交換機能夠向服務器提供高速率數據傳輸通道,使數據傳輸損失降到最底。DES-3624i交換機支持SNMP等網管協議,方便通過網絡對所有設備的狀況進行監控和管理。支持IEEE802.1d生成樹(Spanning Tree)協議。
各樓宇接入交換機采用千兆通DES-3624系列或DES-3226支干交換機。
DES-3226是一款獨立式交換機,具有24個10/100Base-TX端口,后面板可選插1口千兆模塊,背板帶寬8.8Gbps。DES-3226適合于用戶數量較少的樓層接入。DES-3226可選擇2口的1000Base-T模塊DES-322T、2口1000Base-SX模塊DES-132G以及2口1000Base-LX模塊DES-132GL。前面板插槽可擴展1口或2口SC 100Base-FX多膜光纖模塊DES-131F/132F,實現遠距離百兆上聯。前面板插槽還可擴展1口或2口SC 100Base-FX單膜光纖模塊DES-131FL/132FL,實現超遠距離百兆上聯。
以校校通EDS-1624交換機作為極連交換機,連接100M到桌面。
3. 網管和存儲
網管服務器安裝D-View網管系統,可以對所有網絡設備進行監控和管理。
在網絡中心配置一臺NL360網絡存儲服務器,用于存儲課件及電子圖書資料。
4. 與杭州遠程教育網及Internet的連接
學校配有杭州遠程教育網接收設備,除此之外,如果出于提高Internet訪問自主權的考慮,可以申請租用ADSL專線,實現專線接入連接Internet。如有必要,還可安裝1個ISDN模塊,用于鏈路備份。
配置一臺NL360網絡存儲服務器,作為WWW、FTP及E-mail服務器。
為確保網絡安全,防止外部入侵,并控制內部用戶的訪問行為,可以在路由器或代理服務器與校園網之間安裝DFL-2000防火墻。
5. 方案特點
采用高性能三層交換技術,確保大型校園網具備高性能、高安全性;
具備電信級的容錯能力,確保網絡的高可靠性;
支持豐富的網絡接口類型,包括城域網遠程連接;
強化的多媒體及QoS功能支持,可滿足大流量的多媒體傳輸需求;
全中文網管系統,易于管理和維護。
采用DGS-3308FG和DES-3624堆疊組,可以根據校園網的發展來增加新模塊和堆疊交換機數量,擴展性強。
可支持多種速率和介質類型,可以在充分利用原有設備的同時對網絡主干進行升級和擴展,靈活性高。
支持D-View全中文網管系統,易于管理和維護;
6. 相關設備參數
DGS-3308FG
1個DB-9 RS232控制端口
交換方式:儲存/轉發
路由選擇協議:RIP-1、RIP-2
MAC地址列表:每臺設備8K
IP路由選擇列表:每臺設備2K
RMON組:1、2、3、9
IP地址自動識別:通過DHCP客戶端、Bootp客戶端
前面板故障診斷LED指示燈
內置通用電源
標準19英寸機架
EMI:FCC ClassA,C-Tick,VCCI ClassA,BSMI ClassA
安全性:UL/CUL,TUV/GS
5.3服務器技術參數
服務器是網絡服務器用量最大的地方。服務器的選擇標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心客戶的類型和應用種類。就中小學情況而言,Web應用和數據庫應用仍然占整個數據中心的各類應用的主要部分。因此對服務器的網絡響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服務器的硬件體系結構設計的合理性、CPU或CPU組(SMP)對操作系統的進程或線程的分配能力以及磁盤I/O的性能。以及可行性與穩定性,同時散熱、功耗和易安裝性也是重點考察和評價的對象?;谝陨峡紤],所選的服務器必須具有高可靠性,I/O吞吐能力強,數據處理快,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良好的特點。
可靠性
冗余是消除系統單點故障的重要手段。它可分部件級和系統級兩種。系統級冗余指整個服務器系統的冗余,部件級冗余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1、可熱插拔冗余電源
2、可熱插拔冗余磁盤和RAID技術
3、帶ECC校驗的內存容錯
4、支持SMP技術的CPU冗余
5、多I/O卡(網卡、磁盤控制器)冗余容錯
6、多段PCI總線冗余
7、I/O吞吐能力
服務器可提供網絡平臺、文件服務、打印服務以及網站的信息瀏覽服務和其他的Internet/Intranet服務,為了加快訪問速度,獲得迅速的響應,要求網絡、硬盤、I/O吞吐能力更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 采用PCI總線并發操作以提高系統I/O吞吐量
2、 支持智能I/O技術,減輕主CPU的負擔,優化總線的傳輸
3、 采用先進的SCSI技術
4、 支持10000轉/秒以上的高速硬盤,巡道時間小于7ms
5、 具有以上先進技術的I/O吞吐能力的服務器,可完全滿足校園網目前以及將來的所有服務要求。
強大的處理能力
服務器的數據處理能力主要由CPU的處理能力,可擴展大容量內存和系統帶寬所決定。
1、CPU Pentium4 2.0雙處理器;
1、 支持GB級的ECC、EDO內存;
2、 支持400 MHZ以上和高出并行FSB總線。
3、 只有滿足上述條件的服務器才可以突破瓶頸,改善服務器的系統帶寬。
4、集成雙1000M網絡控制器。
高擴展性
考慮到將來網絡規模的擴大,服務器在選型時必須要兼顧高的擴展性,服務器通過外加設備的支持,可以支持更高要求的性能與速度。
可管理性
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和降低網絡維護費用,需要使用具備優良系統管理功能的服務器,具體的指標如下所示:
1、支持外部管理總線(XIMB)和ISC(Intel Server Control)管理軟件即可實現對系統進行遠程管理;
2、 監控系統主板狀態、電源狀態、機箱內溫度及風扇狀態等,并能夠及時的通過網絡進行報警;
另一種常見的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服務器的安全性,這就是集群。
雙機熱備示意圖:
浪潮英信NL360服務器技術指標:
高性能:NL360采用功能強大的Xeon處理器,支持超線程技術,可以在兩路物理處理器的基礎上模擬出四路處理器,具有極強事務處理能力;雙通道Ultra160 SCSI控制器配合最新的DDR內存和PCI-X技術使數據傳輸速率得到極大提升,從而可把1000M網卡等高性能設備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突破傳統數據傳輸瓶頸。
高可靠性:NL360采用的ECC內存可糾正絕大多數內存錯誤,減少宕機時間;RAID技術為NL360提供絕對可靠的數據保護和加速傳輸功能;冗余雙電源可使系統24*7不停頓運行,雙千兆網卡在實現高速數據傳輸的同時可通過網卡冗余技術保證網路暢通無阻。
高可用性:NL360支持熱插拔硬盤和熱插拔電源,方便實現在線維護,可使用戶關鍵業務不至與中斷,杜絕了數據災難的發生。
高擴展能力:NL360最高支持雙路XEON處理器,存儲最大可擴展至4個內置、9個熱插拔硬盤,匯集最高近1000G的海量存儲,DDR內存更可達到12GB,加上雙電源的應用,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輕松升級,滿足快速增長的商業數據、工作任務的苛刻需求。
可管理性:NL360采用標準的服務器管理:支持CPU溫度、系統電壓、風扇轉速等的監控;支持AC掉電恢復;此外,NL360還支持浪潮自主開發的藍海豚智能安裝導航軟件和獵鷹服務器管理軟件。所有設計使缺乏專業管理人員的用戶輕松管理自己的業務,極大降低總體擁有成本。
技術規格:
處理器 支持兩路Intel Xeon處理器,主頻最高可達2.2GHz
二級緩存 512KB
系統總線 400MHz
內存 ECC Registered DDR內存,最大容量可擴展到12GB
硬盤控制器 雙通道Ultra160 SCSI控制器
存儲 4塊內置硬盤和9塊熱插拔硬盤,支持18G/36G/73G Ultra 160 SCSI硬盤
I/O擴展槽 1個64位133MHz PCI-X擴展槽; 2個64位100MHZ PCI-X擴展槽; 1個64位66MHz PCI-X擴展槽,2個32位33MHzPCI擴展槽
網絡 集成兩個Intel 1000Mbps網絡控制器
顯示 集成8M顯存
電源 460W或550W單電源,可選1+1 400W塔式雙電源
光驅 50X IDE光驅
軟驅 1.44M 3.5"軟驅
鍵盤鼠標 PS/2鍵盤和PS/2鼠標
I/O端口 1個串口,1個并口,2個USB口
監控管理特性 支持浪潮藍海豚智能安裝導航軟件,可輕松完成系統設置、驅動程序制作及操作系統自動安裝等工作;支持浪潮獵鷹服務器管理軟件,可實現全面的服務器設備信息監控、自動報警和恢復、遠程管理等功能。
操作系統 Windows NT4.0,Windows 2000 Server,Netware5.0,UnixWare7.11,Red Hat Linux7.3
工作環境溫度 5℃~35℃
電源電壓 220V 50Hz
系統尺寸 高467mm*寬376mm*深518mm
浪潮英信NP120服務器技術指標:
高性能 :NP120采用Xeon處理器,支持超線程技術,可在1顆物理處理器的基礎上模擬出兩顆邏輯處理器,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同時Xeon處理器擁有512KB大容量二級緩存,減少了處理器到硬盤提取數據的時間,顯著增強系統性能,DDR內存傳輸速率是SDRAM的兩倍,在最容易出現性能瓶頸的磁盤系統,NP120采用10000轉SCSI硬盤,通過雙通道Ultra160 SCSI控制器,極大改善了數據的傳輸速率,作為網絡的中心設備,服務器與外界進行數據交換的質量至關重要,NP120配備1個100M和1個1000M網絡控制器,具有很高的網絡帶寬,同時支持網絡的負載均衡,可合理地為不同任務分配網絡帶寬,提高工作效率。
高可靠性:NP120采用ECC DDR內存,可糾正絕大多數內存錯誤,減少宕機時間;
NP120支持網卡冗余,提供冗余鏈路,保證網絡時刻暢通。
結束語
一個設計方案的好壞,特別是校園組網。與設計人員對其電腦硬件的方方面面地掌握程度息息相關。
在本組網過程中,由于本人對網絡知識的掌握有限,又是完全獨立完成,可以說整個的組網過程是一邊摸索一邊實踐出來的。但令人高興的是,通過這樣一個邊學習邊應用的過程,本人完成了校園網的組網的工作。本人考慮到價格及性能的因素,在寫這篇論文是,也去過了許多電腦硬件商,使我的對其也有一個很大的認識,也花費了一番功夫。
但總的來說,該方案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
受開發條件和時間的限制,本方案只是反照小型局域網的步線方式,簡單的操作。
這些都是需要完善的地方,該組網離實際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需要我進
行不斷地補充和完善。通過本次畢業設計我學到了不少新的東西,也發現了大量的問題,有些在設計過程中已經解決,有些還有待今后慢慢學習
只要學習就會有更多的問題,有更多的難點,但也會有更多的收獲。
參 考 文 獻
[1] 網絡基礎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 局域網的連接與維護,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3] 網絡故障100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4] 手把手教你--局域網的組裝與維護,2001
[5] 校園網絡技術與管理 張際平主編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1
[6] 局域網組建與管理 郝文化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
校園網站設計畢業論文摘要最好帶英文翻譯的
摘 要
隨著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和Interne的飛速發展,基于因特網的計算機網上遠程教學已經開始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并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網上教學具有時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個別化等諸多特點,因此它有著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點,它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采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使教學活動上了一個新臺階。蓬勃興起的網上教育以其全新的高科技教學手段為解決我國當前資源嚴重短缺而教育需求日益擴大的矛盾提供了一種投資少、見效快、優質高效的解決方案,它必將成為我國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依據設計出來的計算機組成原理教學網站,做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全文共六章,按照前期的開發順序,從系統分析與研究開始,逐一對開發過程做了全面的介紹。在詳細設計這一章中的系統實現部分省去了煩瑣的程序代碼,用比較直觀易讀的流程圖來表示,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關鍵字:信息系統,B/S,計算機組成原理
Abstract
With the computer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Internet-based computer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has started to become a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As online teaching is time-sensitive, sharing, interactive and individual, and many other features, it has a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it has created a new teaching model,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in terms of time, Space constraints on the use of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can greatly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so that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on a new level. The rise of online education flourishing in its new high-tech teaching methods to solve the current serious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needs of the growing contradictions provides a small investment, quick, quality and efficient solutions, it will become China's future education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ign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eaching computer site, and don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he full text of a total of six chapt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e-order, starting from system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e by on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do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In this chapter, the detailed design of the system to achieve some of eliminating the cumbersome procedure code, a more intuitive accessibility to the flow chart that enhance the readability of the article.
Keyword:Information Systems, B / S, computer components Principle
學校網站建設論文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校園網站設計論文、學校網站建設論文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
上一篇
柳州網站建設的簡單介紹 -
下一篇
廣東桂城網站建設(廣西網站建設開發)